广西贺州:百菜酿、黄姚豆豉和红糟辣椒
阿婆这般,家境大抵相似,长辈务农,子女打工,一年劳作,只盼得祭祖和过年两度团圆。江氏客家围屋的讲究,从进门开始。以祠堂为中轴,背向祠堂来分左右,圆弧形院墙的两扇门,左为青龙门,右为白虎门。贺州市博物馆馆长胡庆生醉心于贺州历史文化和民俗的考证,称得上贺州的“文化达人”,他也有着文化人闲云野鹤的不羁性情,原本已经调至南宁市担任更高职位,待了3个月,执意又回了贺州,只因为“在这里可以安心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他告诉我,“客家人以左为尊,左进右出”。厢房的格局也是,正房居左,二房居右。青龙门上高挂的“淮阳第”牌匾,是客家人特有的门匾,上面的三字或者四字短语,代表着主人的姓氏。比如“淮阳第”代表着姓江、“安定第”是姓胡、“爱莲第”是姓周,等等。门匾源自汉魏时期门阀制度,随着客家人的“衣冠南渡”,在迁徙中传承下来,从贺州到围屋所在莲塘镇,一路都能看到这样的门匾,只不过寻常民居的门匾,已经简化为毛笔书写的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