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百菜酿、黄姚豆豉和红糟辣椒
方都削平,她比画着告诉我,“鸭子每年都养,腊鸭每年都做,做好了,就过年了。”削好的竹子要用来搭新的架子,晾晒更多的年货。每年都会有人慕名来围屋买传统的客家腊鸭,从香港、台湾过来的寻根的客家人,也会顺手捎带几只。王阿婆的鸭子不论斤,论个卖,“一只100块”。看着不过茶杯口粗细的青竹,搬起来颇要些力气,王阿婆驾轻就熟,她说:“你们年轻人做不来的,我们天天种地,习惯了。”贺州莲塘的江氏客家围屋,已经有200年历史,祖籍在河南淮阳,宋代避战乱南迁广东长乐,后又有支脉迁徙到广西贺州,靠着开糖寮的生意,日渐殷实,买房置地,在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修起了这栋“大江屋”。王阿婆20岁嫁进江家,在江氏祖屋里已住了半个世纪。定居于此的江氏一族,各房开枝散叶,也应了“人往高处走”的老话,陆续搬了出去。这“天圆地方、三进六纵”,有9个大厅、18个天井、132间厢房的大宅子,虽挂上了文保单位的牌子,也日渐冷清,如今只剩得6户人家,如王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