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江西铅山:失落的古镇与留存的饮食

乎乎地劈头淋上一大勺原汤。掌勺的师傅递出热气腾腾的满满一碗,但别忙接,还要让帮厨的阿姨再舀上一块猪油。浓浓的一块慢慢溶解在粉汤里,落座后用筷子搅散到无形,这就可以开吃了。烫粉的精华就在“烫”那一下。所谓“烫”,就是将事先洗好的米粉用一个竹子做的筛盛好,然后再将筛放入锅中,让开水烫。厨师掌握时间起锅,从而使米粉达到最佳口感——香滑柔软,弹性十足。“烫”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不要将粉条烫得过熟,那样粉条的口感不好,吃起来烂糟糟。铅山人已经养成了早起出门吃烫粉的生活习惯,一碗最平实的肉丝烫粉,小碗2.5元,大碗3元钱,人人都消费得起,价格已经持续了四五年没有变化。这几年增加了牛腩、小肠和猪肝的选项。因为价格要翻番,这种浇头店里每样只准备一小盆。细水长流,经济合算,才是烫粉的本色。制作烫粉,要有新鲜的好米粉。50岁的杨仕庭每天下午15点到粉厂上班,一直忙到半夜两三点。他干这一行已经有15年了。我们到粉厂时是晚上19点
<<上一页  下一页>>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slzk20140404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三联生活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