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铅山:失落的古镇与留存的饮食
钟,杨仕庭正忙着从池子里捞米粉,他弯腰贴着水池,一把一把地将米粉毛线式地绕在手上。一根米粉有三四米长,绕完的一把鲜粉有10多斤重,挨着摆放在竹篾筛里,湿淋淋的一大筐,在灯光下泛着白光。从大米到米粉要经过浸泡、磨粉、和粉、蒸熟、压条、煮熟、浸漂等流程。整个厂房是一条流水线,地下水源源不断地抽到泡粉的池子里,又透亮地汩汩流出。流水不仅起到冲走浮沫的作用,还有浸泡的功能。杨仕庭从粉池中拉出一根刚做好的米粉,手指绕住两头,像橡皮筋一样抻得老长,直到滑脱也不会断。整个米粉的制作都没有任何添加剂,弹性是从大米的磋磨形变中得来。“刚做出来的米粉最好吃,劲道,弹力足,但容易胃胀,必须在冷水里泡上个把小时吃起来才舒服。”杨仕庭说。水是铅山米粉好吃的诀窍之一,做米粉必须用地下水,自来水太凉,工人的手受不了;再往东的浙江一带,靠海的地下水都咸,做出的粉就没法吃了。至于县里粉厂的高下,杨仕庭告诉我们,最关键的步骤在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