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背后的况味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4年第1
唐诗背后的况味
共1页
唐诗醉人之处,当属珠玑字后的意蕴,那山之苍黛幽微,水之清丽蜿蜒,气之意旨高远,魂之长虹飞天,抑或是危崖泄瀑,古木小桥,古松明月、大漠夕照……皆因笔下奇思妙想,闪烁青翠碧绿之色彩,呈现橙黄靛青之光芒,或又有黄钟大吕之音,知微心迹之韵,更聚就人生命运之况味。李贺诗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诗之幽峭,凿人心怀,惊人情思,别于林林诗家。李贺虽为郑王之后,却受尽排斥,一生贫困,直至27岁病逝。但苦难成就了秾艳奇丽的诗风,他人难以摩临的特质。赏李贺诗,当知其遭际,方可沉入他诡谲异幻的构筑,犹如阴岩冰雪的意境,方可翱翔在他浩渺的宇宙。李贺之诗,多有神来之笔。“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生命的飞动、灵魂的翔舞,当是他诗的精魂和高峰,更是他生命驰骋的狂放。唐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