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灾难现场的媒体人

有新闻行当里最耀眼的光环,是最具英雄主义精神的一族。而如今,他们却面临“战争旅游”的批评,在这种语境中,战地记者来到战火纷飞之地,不再是为了探寻与记录真相,而不过是为了“旁观他人之痛苦”,然后将别人的痛苦转换为收视率或者个人的名利。这个转换之所以能够完成,是建立在大众传媒的空前繁荣与人类进入消费主义社会前提之上的。在消费主义社会,不仅物质消费的边疆极大地拓展,连灾难、痛苦都列入了人类的消费清单。苏珊·桑塔格的一番话,可谓是“战争旅游”的标准解说词:“成为发生在另一个国家的灾难现场的旁观者,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经验,这种经验是由那些称为新闻记者的专业性职业旅行家提供的,已累积了超过一个半世纪。如今,战争也是客厅景观和声响。”这样一来,战地记者成了战争景观的供应商,他们出生入死的动机不再那么高尚,而是变得暧昧起来。不过,桑塔格似乎也逃脱不了“战争旅游”的嫌疑,她曾经九次前往战火中的萨拉热窝,并写有
<<上一页  下一页>>

szka20140735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