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和中国抢“遗产”?

并不严格。韩国就是典型“破例”:13年间倘按前述“规矩”,韩国最多可申报7项世界文化遗产,且还不一定都能获批,但实际上这13年间,仅获批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韩国项目,就有16项之多。由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许多礼仪、典范和习俗都源于中国,又存在不少相互输出、共同发展的文化遗产,因此这16项“申遗”中,许多都和中国有某种程度的渊源。如韩国最早申遗成功的“宫廷宗庙祭祀礼乐”(2001年),实际上是在“藩属文化”期间,中国明代帝王向受“郡王”封号的朝鲜王室颁赐的,被东亚文化圈公认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宫廷祭祀礼仪传统;2005年中遗成功的“江陵端午祭”系以“节庆”名目申请,而这个“节庆”的源流,则是中国古老的端午节习俗,端午祭“申遗”成功被中韩部分媒体和网络哄炒,一度引发“屈原变成韩国人”的一片惊呼;2013年韩国高调推出的重点中遗项目一一泡菜和越冬泡菜文化,则被部分中国媒体、网民百般调侃,认为是“把中国人的泡菜也据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