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和中国抢“遗产”?

为己有”;此次的暖炕,自然也免不了这个俗。当然,有些中韩网民、甚至部分媒体争抢对掐得不亦乐乎的“申遗”,最终被证明不过是以讹传讹,如“风水”、“韩(中)医”、“春节”、“汉字”等都是如此,这些有的不过是韩国某些协会或学者个人的一厢情愿,被媒体或网络片面炒作放大,有的则是无中生有,是好事的两国网友故意捏造出来“吸引眼球”和“聚集口水”的。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从官方到民间,普遍将“中遗”当作文化产业和“摇钱树”来开发,几乎从第一次“申遗”起,这一思路就贯彻始终,这种思路表现到“中韩中遗之争”中,一方面会显得“牵强附会”,另一方面则不免给人以“惟恐不闹大”的感觉一不管争的结果如何,这样做在客观上都会让“申遗”项目名声大噪,吸引更多关注和人气,而这本来就是韩国申遗的根本目的。其实,ICH的“申遗”意在保护,并非给予申请方“独家专利”,且既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也不反对一国申报后其它国家补充申报,如韩国2010年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S > 商周刊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