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T > 投资与理财

时代的“腔调”


          投资与理财2014年第15
          时代的“腔调”
          
                    共1页
                      文化产业和艺术投资专家,长期为国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腔调”这个上海字眼的流行挺有意思,精致的“小风格”、“小特色”堂而皇之的进入文化圈和流行文化中。记得我上大学的时代,流行余秋雨、王小波、张爱玲,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腔”其实算是1980年代“文化热”的余脉,1992年出版,把个人所见所闻的小感触、小场面动辄与大文化、大历史关联起来,形成一种纵深的历史感和深度,大概也契合了那个时代政界、商界等各界寻找“文化包装”的时代风气。张爱玲原来老辈人物,在大陆重复“起死复活”,适应的是新都市消费文化中对于爱情、时尚细节的追求和重视,衣服的样式、内心的小情丝之类,与都市的街区、住宅、消费品牌等共同建构越来越细密的“细分差别”和“阶层差别”,这是让人沉溺的乐趣。王小波的小说腔调与所谓先锋文学已经陈旧干枯的套路全然不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T > 投资与理财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