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场对青少年的影响
QQ 聊天和QQ 空间与微博参与网络社交,而且未成年人对网络社交评价积极。但是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以及信息发布主体多样化, 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 使得青少年很容易被网络舆情所左右。近年来多地陆续出现青少年利用互联网参与公共议题设置的现象。2012年,“90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开始走出校园,600万几乎和互联网同龄的一代人开始踏入社会。“90后”已经登上了互联网的舆论舞台,青年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伴随着民众热衷于对“身边事”的积极表态。在广东乌坎事件中,15岁的大男孩“乌坎鸡精”和“乌坎爱国青年团”的微博一度成为村民抗争的唯一信源;在广州反对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的“举牌哥”是高一学生陈逸华;在香港“国民教育”教材风波中,12万人的游行,最初竟是由黄之峰等三名中学生在“脸书”网站发起的。在网络用户至上的虚拟环境中,青少年的个性得以张扬,价值观念、道德认同、思维模式得以发挥到极致。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自律性不强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 1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