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卡里斯马式学者的镜子

对证据的处理上始终保持着“暧昧态度”,当然这一点对于所有那些还未曾实地勘探过的学者同样适用。譬如在其论及新津一号石棺的论文中(可参看1987年的《四川石棺画像的象征结构》),巫鸿对此石棺的描述与闻宥先生、罗二虎先生的描述都不尽相同。而根据笔者2012年9月赴新津县文物管理所的实地考察,上述三家的描述又都与真实情况略有差别,新津一号石棺的画像图案与位置的真实情况应为:前档为朱雀,后档为伏羲女娲,左档为梁高行与射鸟,右档为车马。在最新出版的《中国画像石棺全集》中,由新津一号石棺所产生的谜团甚至更加扑朔迷离,石棺的左档注释为1986年新津县邓双镇龙岩村出土,而右档则注释为1994年新津县城南2公里处出土,似乎这一石棺在不同的当事人的阐释中进行了时空的挪移(实则“城南2公里处”与“邓双镇龙岩村”在地理位置上是基本对应的)。缘此,我们又不能不感喟石棺画像资料的完备与准确性,尚与其在汉画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史中的重要地位不相匹配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