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南宋文化转向内在了吗?

成了一个“道德保守主义集团”,这个集团主张弘扬儒家的正统道德原则,作者称这些人为新儒家,即道学或理学家。这些人与王安石谋求建立一个运行高效的政府不同,主张建立一个具有自我道德完善能力的社会。(P46)但在南宋社会初期,道学保守主义者没有得到当政者的青睐,直到其代表赵鼎的出现才开始出现转机,这就引出了本书的第二部分。本书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探讨了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关系,指出南宋的道德保守主义在经历了亡国之耻后,看到了种种道德沦丧的行为,极力要求道德重建。可是在高宗统治初期,由于政权的不稳定,王安石所倡导的改革被认为是北宋灭亡的根源之一,改革的大门被关闭。作者通过对宰相群体与个案的分析,指出南宋的君权达到空前的集中,宰相成为君主的代理人,宰相必须通过君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赵鼎的事例说明了道德保守主义者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同,丧失了在国家层面上的话语权,远离了权力中心。本书的第三部分,综论了新儒家们的思想和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