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南宋文化转向内在了吗?

所代表的文化如何从异端走向正统,这自然需要最高统治着的支持和利用,受到政治的控制,这也是作者在书中一直阐述的核心思想,即君主独裁政治对文化的巨大控制力。此书的出版虽然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但书中的观点却如前文所提到的形成于70年代,这些观点影响了后来的诸多美国学者对南宋史的重新思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始从政治和文化等角度关注南宋,而非传统的经济角度;二是探求北宋与南宋在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存在差异,南宋奠定了后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局面;三是从多个角度重视宋代士人群体,即北宋的“职业精英”转变为南宋的“地方精英”。在刘子健提出新启示的同时,美国“宾州学派”的开创者郝若贝(Robert Hartwell)也提出了人口、社会、经济、政治和士人群体在唐宋之间变革的假说,并将明清社会所表现出的诸多现象反推到两宋,特别是强调南宋社会的巨大变化,这与刘子健的研究不谋而合。包弼德(PeterBol)也把刘子健和郝若贝共同定义为“明清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