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野中的“80后”文学
不算否定自己……反过来说,当感到自己不会更幸福的时候,人只好回答‘现在我幸福’。”诚乎此言,完全可以将这段话与文学品质、阅读追求结合起来讨论:文学应该启示的是一个“异质的世界”,它打动的是那些不安分的人,与现在的境况构成某种紧张与对峙,由此产生焦虑感,“现在我不幸福”,但恰恰“不算否定自己”,而是追求“更理想的自己”。但是,当这样的一种文学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无法启示更大的世界,很难投入感情,因而无法产生接触到真实的感觉”之后,年轻的读者只能驻足于郭敬明的“小世界”中,放弃对更好世界的想象,“当感到自己不会更幸福的时候,人只好回答‘现在我幸福’”。问题是:首先,当我们以日本社会为借镜的时候,需要反问的是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是否已完全闭合?一方面历史转型期表面上看暧昧浑沌,实则波澜不惊的时代表象下龙蛇起陆的迹象暗流涌动;另一方面主观上在很多年轻人的意识、思想空间里“历史远未终结”。其次,“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