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80后”的文学对话

呈现社会的全景?张悦然:我认为无论是碎片化的表达,还是全景式的表达,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当它们表达得独特、真实、动人的时候,都会是很好的小说,也都会找到喜欢它们的读者。我们只能说,在国内的文学界,很多人会有一种“全景”的期待或者预设,仿佛好的小说就应该向那个方向努力和靠拢。所以,好像大家对年轻一代作家也有这样的要求,仿佛如果他们可以有更宏大的叙事,对社会有更全景的呈现,他们就上了一个台阶,或者说,才能向他们的父辈作家们看齐。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全景还是碎片,这与作家选择的主题有关,同时,也与作家个人的文体风格有关。全景和个人化的表达并不矛盾。萧红之于她的时代,应该算是非常个人化的表达,抒情散文倾向的文体,破碎的、跳跃的语言,在《呼兰河传》里,她虽然写了一座城,却用了非常个人化的表达,这座城是非常主观的,萧红的城。但是如果只以呈现全景为首要,摒弃个人化表达,那样写出来的呼兰河将会是另外一座城,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