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观念、思潮:2012年近代中国思想史阅读回顾
代国家的领袖,却是旧人格的典型。他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熏染,推崇《中庸》《大学》,对宋明理学研究精深,并以阳明哲学为基础,结合三民主义学说构建了一套力行哲学。尽管他被对手视为“流氓”和“独裁者”,本身却极重修身,强调经世致用,一直以儒家理想中牧民的“君师”自命。这种圣贤梦,导致他重视伦理教化、轻视制度规约,提倡人治、忽视法治,崇尚民本、隔膜于西方民主制度等等。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对其行动有着重要影响。蒋介石这种思想上的局限和性格上的保守,或许为其政治上的失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观念为中心的思想史个案研究并非终极目的,最理想的研究是以小见大,展现时代中被知识分子普遍分享的思想观念。然而,未必每一个案都能成功地以小见大。这时就有必要走出个案,进行以观念为中心的研究。在这方面,相对于历史学背景的学者,政治学和哲学出身者往往有更多贡献。杨贞德的《转向自我:近代中国政治思想上的个人》,以梁启超、胡适、陈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