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的文化形式与阶级意识的危机:工人阶级文化再思考
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威利斯探究这一文化过程的贡献,并不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意味深长的民族志个案,而且包含着他在理论上回应已有再生产理论的巨大抱负。一方面,已有的再生产理论往往依据同样的逻辑和机制观察不同阶层的再生产过程,而并没有对此做出阶层间的区分。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布尔迪厄的《再生产》(与帕斯隆合著,1970)一书。而威利斯在该书一开始就强调这种区分的必要,他试图通过“工人阶级如何继承父业”来考察这一再生产过程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以往的再生产理论家(如阿尔都塞、鲍尔斯和金蒂斯等)将社会底层作为意识形态的被动接受者,只能以服从和认同的态度进入社会再生产的过程。而威利斯通过凸显文化的半自主性位置,强调文化形式在社会再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唯有通过文化,社会的真实结构关系才能被转换为概念化的关系,并再次折回原地。”(第225页)具体到汉默镇工人阶级子弟的个案。如果他们被动接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