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从民族志深描到理论分析

以及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力。” ([美]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文化不仅仅是描述了一个群体的言谈举止和生活方式,对于保罗·威利斯更重要的是这些文化形态背后的意识形态。威利斯说:“意识形态作用于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于文化。”(202页)是意识形态指导了反学校文化的文化反应,意识形态成了反学校文化的规则和话语权,意识形态在舆论和共识中发挥的作用无以取代。反学校文化一边反对正式文化一边屈从正式文化,归根结底他们的意识存在于主导价值观的框架之下。这些阻止家伙们对平等合理生产组织的探索导致了家伙们内部的纷争和自我怀疑,最终这个群体只能是屈从统治者的各自保全的一盘散沙。到此,保罗·威利斯用文化逻辑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展示了反学校文化的整体性状态、背景环境、形成原因及最终的无意义,当然其中也包括家伙们出人意料的深刻洞见。仔细读来,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