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反学校文化:工人阶级男性气质的“胜利”缴械

别——特别是脑体分工——的意义重合并改变了资本主义类别,而脑体分工反过来又限定了性别形式的意涵。”(中文版前言,P8)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做工》一书也可视为是关于男性气质和性别关系的研究,对性别研究具有独特的资料价值和理论价值。当然,威利斯并不是有意识地选择男性气质和性别关系结构作为研究范畴的。他在书中也批评了朱莉·米切尔(Juliet Mitchell)及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观点。但正是因为威利斯置身于女性主义理论思潮之外,并非预先采用性别视角,仍然在研究过程中推导出问题的症结正是在性别关系上,这就恰可例证性别视角的理论价值:性别范畴在社会与文化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深广的影响范围是无法忽视和抹杀的,不涉及性别范畴是很难真正弄清文化研究中的其他重要范畴的问题的。威利斯收集的民族志资料及理论分析就论证出了男性气质在工人阶级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男性气质是全书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但是该书甚至并未在书后附录的索引中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