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利,但非全部:以更宽的历史视野理解革命中的农民
延、不客观的地方,特别是其提出的“农民利益即时满足的实利主义”中心论断,在包含某些洞见的同时,也不免带有几分片面。对于“农民利益即时满足的实利主义”论断,作者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意指农民由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条件限制,对物质利益的渴求和获取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以至于可以对其他因素不予考虑。“长期以来与土地的零和博弈,生存环境的恶劣而形成的低下志向与宿命论,使得农民延迟满足,是典型的立即满足型。农民的生活经验也来自于与此时此地的困难打交道,无论如何,延迟满足不是农民的特性。”(第122页)作者进而认为这一特性的背后是“饮鸩止渴的冲动与到了黄河也心不死的冥顽”。这一描述本身具有矛盾,先说“生存环境”导致农民“延迟满足”,又说他们是“立即满足型”,并且“延迟满足不是农民的特性”,且不说生存环境的恶劣是否一定导致“延迟满足”,即便如此,是否就能进一步推导出“典型的立即满足”恐怕仍有疑问,仅从感性认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