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非虚构?什么样的现实?
既往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理论是不是亟待修正?也恰恰是在这里,我们发现,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是2013年的图书热背后真正的重大变局。新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 如果我们将视野从中国拉开去,将会发现这样一个重新定义阶级,重塑阶级意识的行动,并非一个中国特色的理论行为。近年来,西方学界开始重新使用、定义“阶级”概念,重新思考生产劳动与中产阶级的关系。这当然联系着西方普遍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的政治危机,同时也对应着重新对于20世纪革命,准确说是以阶级斗争为武器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的理解与认识。此时此刻,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全球性理论行动的一部分,2013年打工图书的热销及其引发的广泛讨论,正是这一理论探讨的中国特色版。(本论文受天津财经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号为Q130202。)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责任编辑程成)
<<上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