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非虚构?什么样的现实?
011年4月)。倏忽之间我们惊异地发现,不同于他们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哭哭啼啼、下跪讨薪的父辈们,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高的制度诉求,更坚定地捍卫自己利益的行动。2013年,当知识界还在用文字讲述着他们故事的时候,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开始实践工会直选、集体协商等政治创新。新的群体、新的诉求、新的变革,都在敦促知识界必须要给出恰当的回应。新话语:范式与方法 随着这批图书的出版与热销,广泛的争论探讨、商榷质疑也在不断涌现。深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新的话语空间,新的话语建构亟待新的研究范式与方法,围绕这批图书的集中讨论,正呈现了诸多问题的扭结与汇聚。首先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批关于打工者的图书,都不约而同使用了一个标签——“纪实”或“非虚构”。无论是学者梁鸿耗时近两年,辗转走访西安、南阳、内蒙古、郑州等地的亲身调查,还是作家丁燕在东莞的200天流水线打工生活,甚或是二代美国移民张彤禾与打工女孩的持续交往,这些图书都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