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非虚构?什么样的现实?
呈现出了一种文体的症候或焦虑。在纪实与叙事之间游走,在文学创作与现场记录之间摇摆,写作者一定要请我们相信,这些关于打工者的故事是真实的、可信的,是被忽略的“看不见的中国”(梁鸿作品宣传语),是普通读者不熟悉的“另一种生活,另一面中国”(丁燕作品封面),是倾听“中国打工者的声音”(张彤禾作品腰封)。在这里我强调“纪实”的标签,并非是要指向一个特定的文学理论命题,即所谓的“非虚构作品”当如何界定,作家所选取的个体故事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典型”存在。恰恰是当写作者不断强调“纪实”与“非虚构”的时候,谁的真实,以及写作者的位置,成为了真正被凸显的问题。学者梁鸿的《出梁庄记》是她2010年出版的《中国在梁庄》的续篇,主要描写了那些离开梁庄,漂泊在各地的梁庄人的打工生活。《出梁庄记》延续了梁鸿的知识分子情怀,对于乡土的深情,对于手足的关爱,但是梁鸿之于这些梁庄人,是真正的“在场”而不属于。梁鸿辗转各地,倾听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