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思想类图书关键词
尾的动物性生命)。赵倞的《动物(性):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性根由》所论述的就是西方古今动物观的演变。作者跟随巴丢指出,伴随着上帝之死和人之死,20世纪出现两种摆脱困境的努力:一是以萨特为代表的极端人性(本)主义,发扬人性的超越维度;另一则是以福柯为代表的极端反人性(本)主义,承认并全盘接受“人之死”,却让非人者临到人性的敞开之欲。当然,在我们看来,后一种努力还可以细化:(1)以列维—施特劳斯、阿尔都塞和福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反人本主义;(2)从尼采—海德格尔等人所引发出来对人性(本)主义的反思;(3)从科学元勘视角出发的动物研究,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唐娜·哈拉维的研究。本书主要考察的是前两种视角。当然,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人,或者动物为什么会成为问题?这无非是因为,随着科学(生物学)在19世纪的发展,人与动物之间分界不再那么自明,人的自我身份成了问题。而到了20世纪,伴随着技术目的理性的强化,人的主体性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