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寓言·历史·现实

竟还有“带灯”存在,这点光正可以打破沉寂引起疗救的注意,铁屋中呐喊的意义也正在于此。至于主人公,带灯美丽、善良、满怀理想,她醉心工作甚至公而忘私不惜点燃自己照亮前路。如此高洁的女性似乎不食人间烟火,这不禁让人好奇,带灯是否有生活的原型?抑或只是作家按理想而塑造的角色?人性难有完满,完美无瑕的人物恰恰使得作品白璧微瑕,或许这才更接近生活。名家出手,和而不同,立意在批判且披上寓言外衣的不乏其人。余华新作《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3年6月版)同样捧出一个梦呓般的故事。作品引《旧约》开篇,第七天造物主完工休息,离开了监督,神州景象如何?作家并未直书其事,却借幽冥一吐胸臆。叙事者乃黄泉路上的阴魂,一路飘飘荡荡串访亡友利用他们非正常的死亡描绘当下诸如拆迁、卖肾、袭警等各种社会矛盾与悲剧,通过作品人物的观察,此岸世界远比《活着》残酷,各种人生惨况比比皆是令人绝望。作家写作意图清晰,即借鬼蜮反映、控诉社会不公
<<上一页  下一页>>

tspl20140113
tspl20140113
tspl20140113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