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兵匪语
的问题档案。打破按照问题安排的章节,我们可以梳理出作者的一份从“县城”少年到“北京”青年的成长的履历,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忆。从唱着《在希望的田野》《雷锋之歌》,看着《不高兴和没头脑》《变形金刚》,受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少年,长大成人从县城到都市,经历从大学生到拥有一份固定收入的阶层的身份转变,跟随着时代一起看艺术片、贺岁片、功夫片、绚美大片,看好莱坞和宝莱坞,看草根英雄、选秀、法治晚会,看谍战片、主旋律片……看这个最好的时代,最糟糕的时代,孕育自己的不满和清醒。这是生命漂浮在时代万花筒上的吉光片羽,也是时光的碎片打在葱郁的树干上留下年轮。既然是一个观察者自然需要一个位置,选择什么样的立场和位置发言,是言说者的前提,作者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匪兵的形象,也就是看客的位置,他说:“我更喜欢看客的位置,更喜欢那些兴致勃勃去看热闹的人们,他们参与演出,尽管不一定能留下名声(演员表中也没有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