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中西视域融合下的接受诗学建构


          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1
          中西视域融合下的接受诗学建构
          
                    共1页
                      自陈文忠的《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和尚学锋等人的《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问世以来,国内从事中西接受理论比较研究的学者一直翘首期待一部与之相对应的本土接受文论史的产生。邓新华教授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以下简称《接受诗学史》)出版,标志着本土接受诗学体系建构取得了崭新的进展。邓新华自始至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前的判断力坚信,在文学接受论域,中西理论都有许多共同的思考结晶和相通的话语命题。在我看来,邓新华教授的这种学术努力,并没有陷入有人担忧的“以西套中”或“以西代中”的陷阱,恰恰相反,它为解决当下文论界颇感焦虑的“失语症”打开了一个有效的理论突破口。一、脉络分明、定位严谨的接受诗学史架构众所周知,一部学术通史的研究和写作,最难的往往是对各个历史分期所内蕴的主要理论观点、理论蕴涵的把握、提炼,以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