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社会经济与中国的未来

示范等渐进的方式引导工农群众自愿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给新中国留下充裕的时间。因为种种原因,中共加快了社会改造的步伐,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推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存在过急和过激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资源极度匮乏的状态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家从基层抽取资源的能力空前巨大,政府逐渐掌控了绝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安排生产和进行分配,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受到严厉批判和严格取缔,企业和个人都丧失了自主性。极“左”政策的后果是抑制了社会的活力,普通群众普遍感到不自由。并且,计划经济体制赋予官僚和管理者阶层过大的权力,在经济民主运行不规范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腐败,产生特权阶层。总之,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社会主义体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新自由主义改革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