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长篇《带灯》的价值与局限
值立场,他到底想肯定什么,想否定什么,想怀疑什么,想质问什么,好像小说里找不到,或者说,读者很难感受出来。在这一点上,《带灯》与古华的《芙蓉镇》相比,就有了很大的差距。《芙蓉镇》的人物比较集中,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尤其是对乡村人物性格的剖析,都是很到位的,通过一个小镇反映时代,反映群体性的命运,都是今天的长篇很难达到的。二、带灯给元天亮的信缺乏足够的情感逻辑。带灯给元天亮的信是小说里语言很美的一部分,富有诗意,语言也充满抒情气息,好像散文诗一样。但从情感逻辑来讲,这些信并不完全成立。首先,带灯没见过元天亮,因此产生细腻情愫的可能性很小,她只听说过他,读过他的书,就如此痴情神往,把心灵完全交付,这是不太符合常情的。第二,带灯的信里的语言,太虚幻,想象力非常丰富,但也不符合情感逻辑。如果作家安排一个情节,让带灯见过了元天亮,而且他们之间有过真正的文学上的交流,那这个逻辑就成立了。所以,带灯这个角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