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贾平凹长篇《带灯》的价值与局限

的鬼魂总去土丘的草丛。”[2]贾平凹的这些话,也印证了他内心里与乡村的感情,他用文学的方式回到了乡土,做了一回“草丛的蝴蝶”。当然,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带灯》是作家的自觉之作,而非随意的书写。二、《带灯》实现了真正的底层叙事。关注小人物,关注底层,关注民生,自然也书写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反映他们的内心,表现他们的性格,揭示他们的局限性,甚至是人性之劣。《带灯》里,写了几种小人物:一是乡镇干部,如樱镇的书记,他总是忙忙碌碌,在县里或市里开会或参加各种应酬,是樱镇镇政府里的精神支柱,也是权力的中心。小说虽然很少对书记的相貌进行细致的描绘,但他喜欢给领导送礼,送土特产,总想往上爬,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镇长是一个比较稳重的人物,他与书记比,显得懦弱一些,缺乏一些权威。但他对带灯还是比较照顾的。马副镇长是镇领导里写得最活的一个人物,他一直希望得到提升,但做了十多年副职又心灰意冷,因此精神不振、身体不好,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