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带灯》:未曾透亮的盲区和误区

日常生活,也不是完全原生形态的生活,这中间,同样经过了贾平凹殚精竭虑的审美转化。这一点,他本人大概不能不承认。——更何况,现实本身之丰富复杂,超逾文学想象又何止千倍万倍,任何文学占有现实的抱负,到头来都不过是徒然的春梦一场。戳破通过琐细的叙事美学仿真生活本身的写作神话,当然并不是完全否定贾平凹的这种艺术实验的价值,同样也不是主张回复到那种过于戏剧化的情节叙事,而是希望提请作家们注意,文学有自身潜在的纪律,它不见得异常严苛,以致不可越雷池一步,但也不是毫无法度,可以随心所欲任性妄为。显然,如何在庞杂的现实与文学审美、积极的创造与必要的纪律这两极的钢索之间,既能保持平衡,又能移步换形走出自己的独异和精彩,这不只对于贾平凹,也包括对当前的中国作家而言,都还需要付出加倍艰巨的精神劳动。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责任编辑 魏建宇)
<<上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