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现代世界的作者


          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7
          中国现代世界的作者
          
                    共2页
                      传统中国世界中的作者很早就有人指出过,先秦的很多著作多是某一个学派的著作总集,虽然号称是某子,但并不肯定都是某子自己所作。清人章学诚就讲过:“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他认为古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志期于道,言以明志,文以足言”[1]。也正因为古人有“公”心,所以才能“其道果明于天下,而所志无不申,不必其言之果为我有也”。从章学诚所举的例子来看,他所谓古人都是周公、孔子、孟子诸人,即先秦时期的作者。章学诚还特别说明一点,先秦古人的写作方式都是“先有口耳之授,而后著之竹帛焉”,而这就是所谓的“口耳之学”。但他认为,今人的写作多是出于一己之私,“世教之衰也,道不足而争于文,则言可得而私矣;实不充而争于名,则文可得而矜也。”这是一个“争心起而道术裂”[2]的时代,章学诚因此抨击今人的所
下一页>>

首页 > 电子期刊 > Z > 中国图书评论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