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蕃坊与广州回族的形成
作者/责任者:林维迪著,甄炳昌主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古今》
,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的局面。《元大德南海志残本》云:“广(州)为岭南巨镇,……自唐、宋以来,并设屯戍。天兵收附,威武如神。”这里说的“天兵”就有回回军士、炮手在内。在元朝,以回回人为主要成份的色目人,(包括我国西北各族和来到中国的中亚、东欧人)其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而高于汉人(指原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女真、契丹、渤海、高丽人,以及四川地区的汉人)和南人(指原属南宋地区的汉族和各族人氏)。广州的怀圣寺也在这个时候(至正十年即公元1350年)由僧家纳元卿负责重修。
其次,舍吉堂《回教民族说》一文指出:“回族者,回教教义所支配而构成之民族也。”从历史上看,构成一个民族是有着诸多因素的,回族也一样,有些人甚至从生理生态上去研究识别一个民族,因而,市俗流传所谓“南人不相天庭,回回不相鼻子“之说,俗谓大鼻子者即为回回人。这样单一的认可,未免牵强附会。众所周知,孙中山认为构成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五个要素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