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蕃坊与广州回族的形成

作者/责任者:林维迪著,甄炳昌主编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古今》

的顾炎武说:“自唐设结好使于广州,自是商人立户,迄宋不绝。诡服殊音,多流寓海滨湾泊之地,筑石连城,以长子孙。”(《天下郡国利病书》),当时水上交通为最佳方式之一,所以蕃坊的选择,取其接待和交往的方便为佳。这里应该提及一下蕃坊内有一坡山码头,又叫光塔码头(今称“坡山古码头”、“坡山古渡”)。蕃舶可以直达坡山码头,装卸货物。唐、宋年间,这里也是人们上落最多的地方。早在晋代这坡山下已是一个渡口,此事在《大清一统志》中有记述。可见当年这个渡口是广州最大渡口之列。因此,蕃坊与外界交往,有了“地利”条件。所以,蕃坊内的生活习惯,日常活动极自然地慢慢渗入广州土著居民的生活里。并且以它的宗教——伊斯兰教为纽带,使蕃坊与广州土著居民得到潜移默化的结合。广州蕃坊的存在,形成了广州回族的发源地。
    广州回族的形成
    阿拉伯人、波斯人到广州来的主要目的是经商,英国史学家威尔斯在他的《世界史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