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骑楼建筑美的历程

作者/责任者:杨宏烈,胡文中,潘广庆著

索取号:TU241.5/18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西关大屋与骑楼》

殖民地的香港早。传入中国的骑楼只能说是西方建筑在南亚嬗变后的殖民地建筑样式。就是在这个殖民地建筑样式中,除了宗主国建筑的主旨,难免还有东南亚及其华侨的影响因素。
    关于外来骑楼艺术的传播过程,林琳女士做过形象的分析并用海上路线图加以表示。大致有西洋、东洋两个来向,海南、广州、台北为三个转站口岸,信息量尤以广州为最。然后以广州为中心再向东、西、北三方传播。
    有生命力的建筑形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广州的骑楼商业街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于是,骑楼商业街这一人民性的商业活动载体,就以广州为中心,从二三十年代起,辐射至广东省以及广西的梧州、南宁,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福州和海南的海口、文昌等地,其影响力直至贵州省的贵阳市以及云南省的昆明市,江西省的赣州市和南昌市亦有骑楼商业街。骑楼主要流行于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省地处热带、亚热带,炎热多雨,有骑楼商业街生长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其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