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民居文化的地域特征
作者/责任者:杨宏烈,胡文中,潘广庆著
索取号:TU241.5/18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西关大屋与骑楼》
大屋作为拍摄场地,可怜西关大屋竟成了稀世之物!
克服某些消极的东西,才是科学的态度。如西关大屋后墙习惯上不开窗,说是为了挡北风,其实岭南刮北风并不多,北风并不太冷,刮的时间也不长,理由不充分;说是为了遮挡视线防干扰,实在比较牵强,完全可开设高窗加以解决。其真实原因为迷信风水怕“散气”、“漏财”,最后导致通风采光环境、地面防潮条件打了折扣,甚至墙脚起了青苔。真是何苦!探花第李文田之孙李曲斋先生在处理泰华楼重建时,同意后墙开小窗,只是不开在正中间,而开在两旁,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注释:
[1]詹天佑家史记载,清嘉庆年间詹家曾于西关十二甫建造大屋。
[2]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别有深情寄荔湾,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
[3]钟俊鸣,曾宝权,走进西关。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4]《魅力荔湾》编委会,魅力荔湾。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上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