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东的观音诞习俗

作者/责任者:冯沛祖著

索取号:B949.92-5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慈爱人间》

救人间的苦难,而且还解救阴间的苦难,这就与盂兰盆会有了关联。
    在民间传说里,还把鬼王面然视为观音的变相。《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称:“鱼篮观音则由俗人讹传佛说,七月十五日,救面然饿鬼。面然者,观音变相,以附目连。又《盂兰盆经》,盂兰盆者,正言于兰婆那,言救饿如解倒悬,而俗讹鱼篮观音。”
    鱼篮观音本为中国民间创造,把鱼篮观音与盂兰盆节联系起来是中国民间的又一创造,使观音形象愈趋于完美丰满,也为盂兰盆节增添了色彩。
    在广州,相传南朝梁武帝在位时(502-549),也即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到广州之日,正是佛教大行其道之际,开始设“盂兰盆斋”,以后相沿成俗,每逢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既是拜祭祖先,同时也是拜祀所有的无主孤魂。
    清代时,广州华林寺闻名岭南。除了平时的佛事活动外,华林寺举办的最盛大活动便是“盂兰盆会”。这在清代中叶时最为铺张。
    当时,广州每逢盂兰节便要设所谓水陆道场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