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东的观音诞习俗

作者/责任者:冯沛祖著

索取号:B949.92-5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慈爱人间》

解签,连绵数里,热闹非常。
    清末民初时,广州西关有天后庙、三界庙、北帝庙,三处都有戏台,宁波会馆、湄洲庙、文澜书院都有搭戏棚演戏。
    除观音诞会外,在过去还有一个盂兰盆会,或称盂兰节,亦与观音有关。
    盂兰盆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俗称为“七月半”。据说阎王爷在这一天会把阴间所有的饿鬼都放出来,让他们各自回家去享受生人的供品,因而此日又称“鬼节”。家家户户摆上丰盛的供品以备先人的亡灵回来时可以受用。不过据佛经《盂兰盆经》的记载,这个节日则是起源于这样一个传说:佛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变为饿鬼,目连欲救母,释迦佛援其《盂兰盆经》,教他在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以一百种食品款待各方僧人,其母亲便能得解脱。这个节日也因而成为佛教徒追荐祖先的仪式。
    在民间,盂兰盆是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端有一盏灯笼,挂上纸钱、纸衣帽,一起焚烧。民间认为灯笼一亮,鬼魂就会聚拢来,在河里则放河灯招徕鬼魂。据称观音不仅解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