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观音诞习俗
作者/责任者:冯沛祖著
索取号:B949.92-5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慈爱人间》
缭绕。
城西今荔湾区一带,民众拜神之风甚盛。今大同路与第十甫路相交处东南侧,清代时建有观音庙。初时,庙甚窄隘而简陋,没有什么香火。后来有位雇工夜半出庙,偷盗右邻很多财货衣物,然后又回到寝室睡觉。到天明,这雇工神色沮丧,说有人阻止他,出不了庙门。庙祝怀疑他行为不轨,于是与右邻搜查室内,结果搜出赃物。这事传了出去,人们认为这是“神著灵异”,自此后,香火鼎盛,成为清代广州名声较著的观音庙。
此庙之南,为观音大巷(民国时辟为今大同路北段),巷之南端,有志喜桥(西关八桥之一,位于今桥东西与大同路相交处北侧),南北向,跨于大观河上,为连通下西关涌南北两岸的要津。平时,此桥四周一带环境十分清幽。芳村花农到河北卖花,多走志喜桥。“栅头花市,贩花者渡河而北,晨夕过志喜桥,以千百计。”(清��钟启韶《听钟楼诗钞》)每逢观音诞,这一带便搭起大小不一的棚屋,卖各种小吃、鲜花水果、香烛祭品,摆番摊赌博,占卜算命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