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观音诞习俗
作者/责任者:冯沛祖著
索取号:B949.92-5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慈爱人间》
炮(飞上天空掉下来的炮箍)。拾到炮者,炮会赠送炮屏一副和奖金。人们以拾到炮为荣。拾到炮者把炮屏放在宗祠显眼位置,连夜摆酒庆贺,全村同乐,热闹得如像办喜事一般。
每年方圆一里多的烧炮地人山人海,小商小贩们趁机做买卖。村民们也在诞炮会中顺便捎带点开耕用的东西。由于观炮者众多,拾炮时互相争夺,故那乌人不过农历二月十九日是不插田的。那乌观音诞烧炮的习俗一直沿袭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年民间流传着这样几句童谣:“二月十九观音诞,观音诞,得餐班(方言“食”),几钵豆腐高过山。”
顺德乡村有“烧大炮”习俗,相传已有过百年历史。过去当地乡庙神诞期间,多在庙前临时搭建竹棚烧炮,名为酬谢神恩,贺诞祈福。烧炮之日,鸣放礼炮时,把炮会供奉在庙前各座花炮的编号,纳入炮头发射出去,让在场围观者争夺,象征吉兆,当地俗称“烧大炮”,拾到前三号大炮(巨型花炮)者将会“行好运”。
“烧大炮”活动多连续举行三几天,同时演剧助兴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