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东的观音诞习俗

作者/责任者:冯沛祖著

索取号:B949.92-50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慈爱人间》

,一般以木偶戏、唱西秦等较为常见,隆重的则有名伶曲艺,甚至上演大班粤剧。演戏多在神诞前一天开始,商贩摊档在戏台四周摆卖,热闹非常。“还神”者(上届拾到花炮者)也开始送炮到会。
    在神诞日,由主会者负责烧炮。烧炮的炮具俗称“坐地墩”,用生铁铸成,筒状笋形,外有节环,高约0.23米左右。纳火药于筒内,燃放时发出巨响。“花炮”是一种专用的供神器物,通常为半柱形,背面靠墙,小型的高约0.5米,宽约0.33米。大型的宽达1米,高3米多。以竹笏扎作造型,立体布局如楼台苑榭,画栋雕梁,玲珑层叠,四边装饰图案花草,衬托珍禽异兽,盘龙舞凤,形象生动逼真。人物情节多取于历史传说及神仙故事,一如舞台古典戏剧之形象。小型者以一个主题构成,大型得多为二至三层,每层各有主题,整座“花炮”有如立体透雕。艺巧者能以纸、布、绵、通草、蜡、黏土、香胶等为材料,制成人物、鸟兽之形象。
    炮的编号多按《千字文》顺序。众多的求福者当场争夺射出下降的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书库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