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漫说清代广州府消防

作者/责任者:陈泽泓主编

索取号:K206.6/12/39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文史纵横》2010年第3期

灰”!然后两竹互击三下,告诫民众提高警觉。
    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的行商已有自己的救火机,行商伍秉鉴有5台从英国进口的救火机。1836年十三行一场大火烧掉上百家店铺,他的商行全靠这些新式设备和消防人员幸免于难(美��亨特《旧中国杂记》)。当时的外国人对广州民间消防组织及其效率十分赞赏,广州画商投其所好,以“水车”和“水车公所”为题材绘制图画,通过洋商销售到外国。广州博物馆收藏了两幅19世纪广州外销的通草画,使我们今天还能一睹当年广东“水车”和“水车公所”的风采。
    京城的高官也从广州购置“水车”,保家护院。首都博物馆藏有一台据说原是某王府专用的“水车”。这台“水车”有“粤东广平安造”的商标,可能是京官在广州的订货。这是每边两人搇压的三号“水车”,但比通常的同号“水车”形制硕大、结实。全车以铜皮包裹,雕花装饰,庄严典雅,有如工艺品。它不但是救火的机器,平时摆在府上,还可以“做势”——张扬一下王爷的身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