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荡万千男儿的尚武精神,他做了并不擅长的事情,就像口吃的国王,演讲时磕磕碰碰,却字字真诚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B14
年过半百,真正是“将五十年兴亡看饱”,澹居北戴河潜心注《桃花扇》。他在《论桃花扇》中写道:“《孤吟》一出结诗云: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两度旁观者,天留冷眼人。《余韵》一出演白云:江山江山,一忙一闲,谁赢谁输,两鬓皆斑。《沉江》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此数折者,余每一读之,辄觉酸泪盈盈承睫而欲下,文章之感人一至此耶!中国文学大率富有厌世思想,《桃花扇》亦其一也。而所言尤亲切有味,切实动人,盖时代精神使然耳。”
男儿一死总系寻常事,
死向沙场正算福寿双全
梁启超所说的时代精神,放在他身处的风云时代,就是尚武精神。这种悲壮,是戏剧悲剧精神的延续。他干脆自己拿起笔作尝试,把尚武精神写进粤剧中。
1905年夏天,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以“曼殊室主人”的笔名为横滨大同学校创作了粤剧《班定远平西域》。剧本随后发表于同年8月至10月的《新小说》。大同学校是一所广东子弟学校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