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惆怅的程派唱腔,竟在南音粤讴里寻得到踪影,那是罗瘿公甚少向外人道的乡愁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B14
府地水南音、粤讴等说唱艺术中找到影子,这种醉生梦死般的销魂,是任何清亮华丽的声腔都难及的。
如果就此猜测罗瘿公曾借用南音的发音来训练程砚秋,未免凭空臆想,并无根据。但可以肯定的是,熟听南音与粤讴的顺德人罗瘿公,深知音韵之妙,哑比亮更有味,收比放更悠长,老比嫩更入骨,断续比流水更缠绵。
令罗瘿公“似悲似喜似迷惘似觉悟”的粤讴,如今已成绝唱,再难听见。而罗瘿公也渐渐被故乡遗忘,极少被粤人提起。
就连知道程砚秋的人都少了,
谁还会记得他呢?
只有讲到程砚秋时,才有人提及罗瘿公。
深圳大学徐晋如先生在《高贵的宿命》写道:“一切艺术的核心并不是美学,而是哲学,一切最高妙的艺术都是艺术家心灵的最真实的投射。程砚秋从王瑶卿那里学到的是京剧的基本原理和一套独特的声腔,但是这些还不足以支撑起一个流派。对于认识程砚秋、认识程派程腔更为根本的,应是罗瘿公对其人格的塑造。”
岭南文献学者梁基永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