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委婉惆怅的程派唱腔,竟在南音粤讴里寻得到踪影,那是罗瘿公甚少向外人道的乡愁

作者/责任者:钟哲平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新快报-B14

粤讴在声韵上的魅力,罗瘿公讲得最到位。他在给廖恩焘《新粤讴解心》题后中写道:“吾粤语言特异,其歌词音调不与中原相接。粤剧根据浅薄,声调无沉厚婉折之致其不能与皮黄并驰中原,宜也。独招铭山子庸之粤讴盖天下之至文妙音也。其言甚浅而意甚深,迥旋往复,幽渺奥折,而音节则极谐婉。每于珠江酒坊,九华灯下,闻曼声低唱,丝弦自抚,低回欲绝,能使吾心似悲似喜,似迷惘似觉悟,惝恍焉不能自主也。环视座旁,有低鬘欲涕者,文字声音之美,感人盖若此哉。吾旅京师近廿年,久不闻此唱矣。每持粤讴间一吟诵,犹惝恍焉不能自主如曩日也。”
  短短数句,写声入微。
  罗瘿公对声韵的理解,是他塑造程砚秋的基础。程已破声,罗瘿公却能根据其声音特点,另辟蹊径,使他成为开宗立派一代名伶。程派委婉惆怅、空灵缥缈、音歇意长的唱腔,在锣鼓声中更易入心,每令人柔肠百转,难以自持。那欲扬先抑、低回摇曳的发音方式,在京剧花旦声腔中找不到源头,却能在广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