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唐代铜船初考
作者/责任者:甄炳昌主编
索取号:K296.5-5/1/199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今古》总第26期
唐代在航海工具上,除巨大商船外,还有适应特殊地理环境而建造的特殊航运工具。例如为避免沿岸航行时,受到沿岸地形地质情况影响,而建造有铜船来进行运输的。因为在广州到南洋群岛间航道,要经过不少沿岸近陆地的地方,如由陆上伸入海上的岬角地点。这些岬角所以能伸入海中,就是因为岬角是由坚硬的岩石所成,如石英岩、石英砂岩、火山岩等。如果这些岩石含有磁铁矿,就会成为来往船只的障碍。因为磁铁矿是有磁力的,它可以把铁器吸附。因此,如船上的铁钉、铁叶、铁板、铁碇、铁链等铁器用品,都可能被磁力吸附。例如当驶过岬角,海底及岬角均为含磁铁矿的岩石构成时,这时,船只便被吸附在海底及岬角前方,不能行动,风帆作用不灵,或行动迟慢,甚至有船钉被拔出,把船身损坏,成为漏水及海水涌入点,对海舶航行,至为不利。因此,在这条航线上,每要使用“铜船”,以铜代铁,这就可以在矶头、岬角及遇上磁铁矿矿区或含磁铁矿岩石地区时,不受磁力影响,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