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唐代铜船初考

作者/责任者:甄炳昌主编

索取号:K296.5-5/1/1991

文献资料来源:摘自《羊城今古》总第26期

船行自如了。如杨孚《异物志》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檄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以磁石不得过”(曾钊辑本)。
    唐代有关铜船记录,以《岭表录异》中“海鳅鱼”条记载较详,原文云:“海鳅鱼(即今鲸鱼),即海上最伟者也。其小者亦千余尺。吞舟之说,固非谬矣。每岁广州常发铜船,过安南贸易。北人偶求此行,往复一年,便成斑白云。路经调黎,深阔处,或见十余山,或出或没。篙工曰:非山岛,鳅鱼背也。果见双目闪烁,鬐鬛若簸朱旗。危沮之际,日中忽雨霢霖。舟子曰:此鳅鱼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耳。及近鱼,即鼓船而噪,倏尔而没去。交趾回人,多舍舟,取雷州缘岸而归,不惮苦辛,盖避海鳅之难也。”
    这段文字说明每年广州有铜船去安南贸易,一“水”一年(一“水”即一来回程总称)。此航线经过叫“调黎”的地方,有些地方海面广而深,原注称调黎“地名,海上有山,阻东海,涛险而急,亦黄河之西门也”。按今天越南与中国交界海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