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清前期的岭南建筑

作者/责任者:陈泽泓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学术研究》1998年第4期

年( 171 5) 的潮安长远楼、建于雍正十年( 17 32) 的澄海永宁寨和潮安世德寨、建于乾隆八年( 1743 ) 的澄海盛安寨及乾隆十三年( 174 8) 的潮安凤仪寨。这一时期沿海贫民所住的, 也有所谓涂寮、草寮。夯土或以木、草组成的墙体, 屋顶架梁盖草, 形式不一。
    在海南, 汉族地区典型民居为琼山郑氏祖屋, 始建于清顺治十一年( 1654 ) , 至乾隆五十二年( 1787) 陆续扩建为现存格局。现占地3 4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1512 平方米,有大小房舍38 间。基本为硬山顶平房, 墙体除少量砖墙外, 多以黄泥浆砌乱石, 木构件很少装饰。至于少数民族所居, 如黎族则是干栏式木架茅棚, 架空船形屋。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六、兵垒与军事活动
    清初几十年间, 清廷致力于消灭南明武装势力, 扼制郑成功抗清活动, 厉行 禁海和 迁界 、平尚藩等, 广东兵事不绝, 因此清廷在广东驻有重兵, 并在沿海建了一批驻军塞垒。现存有建于顺治十三年( 1656 ) 的揭阳地都青山汛城、康熙三年( 1664) 为强制禁海移民而建的番禺莲花山上的莲花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