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的岭南建筑
作者/责任者:陈泽泓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学术研究》1998年第4期
住单元,386 间房子, 占地26 万平方米, 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 1780) , 历经三代人百余年而建成。饶平里秀楼, 圆土楼, 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 墙体全部由贝灰建造, 称 灰楼 。饶平德馨堡, 方土楼, 建于乾隆十九年( 1754) , 占地约6 600 平方米, 二层灰土夯筑。紫金桂山围楼, 乾隆四十五年( 1780 )建, 施工长达50 年, 占地1 万平方米。客家的围龙大屋, 以三堂二横为基本结构, 也是客家民居的常见制式。现存较著名的围龙大屋有建于康熙年间的蕉岭九栋大屋、乾隆年间的大埔衣德堂、揭西进士第、梅县花园楼、和平奉政大夫第、宝安大万世居( 占地1 5 万平方米) 。
潮汕民居平面类型最基本的为 下山虎 ( 冂字型) 和 四点金 ( 口 字型) , 其他型式大多以四点金为基本单元组合发展而成。另外还有集居式的住宅, 称方寨或楼寨, 其形成在明末清初。留存至今的有揭西郭氏楼, 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至雍正三年( 1712 ~ 17 25) , 四马拖车 格局, 占地3 848平方米, 有99 间房间, 后进为二层楼阁。围楼围寨有建于康熙五十四
<<上一页 下一页>>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