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明清石湾陶艺与中国绘画

作者/责任者:毛萍

索取号:

文献资料来源:出自《佛山大学学报》1994年第10期

在人物眼睛的刻划和衣纹的处理,正是在这两方面,石湾艺人借助中国绘画的技巧。西洋雕塑不注意人物的面部刻划。在他们看来,面部刻划是绘画的事,雕塑强调“影像”,注重人物动态造型。西洋雕塑也不重人物衣纹的处理,他们借裸露人体的每条肌肉来表达人的内心感情。我国魏晋时期的画人顾恺之曾言“四体妍蛋,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指人物形体画得美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物眼睛的刻划,因为传神写照,正在人物的眼睛。顾恺之的这一艺术主张对中国绘画有着深远影响无论中国人物画,山水画都追求一种传神之趣,舍形而悦影,舍质而趋灵。
    明清时期石湾陶艺家为了达到人物眸子传神的目的,摸索出搓珠填眼法,使人物眼睛犀利有神。现藏于台湾图书馆的清末作品“蓝釉人像”,面部表情刻划极富有特点。身着阔袖长衫,手托水果盘,或系进奉之件。眼部涂白,并点黑珠,老炼圆熟的目光,将一久栖仕途,又总居人下,不得不谨小慎微,腹隐机巧的下层官吏人物形象刻划得极其生动传神。藏于
<<上一页  下一页>>

首页 > 数字广府 > 广府文萃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0-87673002

本站访问人数: